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经济新经济

复利:你该拥有的复利思维及复利品质

2019-06-16来源:作者:经济常识笔记栏目:新经济

简介道德经里面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从复利思维来看,人生很多难题,其实都不难。所谓复利思维,其本质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环。

  道德经里面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从复利思维来看,人生很多难题,其实都不难。所谓复利思维,其本质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环。

  正如一张纸的对折,每一次都是把之前的结果翻倍;正如滚雪球,雪球粘上的雪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大,而越来越大的雪球又能够粘上越来越多的雪,如此不断重复,雪球会大到不可想象;正如财富的积累,当你有了盈余资金,即使不多,只要能产生盈余,哪怕很低的盈余(例如回报率5%),不断重复,利滚利,长时间下来,也会是一笔很大的资金。

复利思维及复利品质

  经济学家用一个公式表达复利效应:(1+r)n,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N代表时间。

  当r为正时,例如你每天坚持看半个小时书,也许一天两天,你和别人的差别无法显现出来,但三四十年之后,差异是你想象不到的;

  再例如你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也许一天两天,你的身体并没有变得多么强壮,三四十年之后,和你同龄的人,有的人也许已经不在了,有的人疲弱不堪,但你还是能一餐吃三碗饭,一口气上六楼不用喘。

  只要r为正,即你在做正确的事,时间就会为你带来奇迹。


  房产投资中的复利思维


  吴晓波作为新秀流行财经作家,1990年参加工作,做新华社的财经记者,那个时候的月薪是70元。

  从1996年,吴晓波开始写他的第一本书《农民创世纪》开始,“我给自己下了一个命令,从今年开始,我要每年写一本书,每年买一套房。这个计划,坚持了很多年。”

  就这样,吴晓波以非常惊人的毅力和魄力,每年写一本书,拿来的稿费,每年买一套房。

  当然,那个时候中国房地产还未开始腾飞,买房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1999年的时候,他还买下了千岛湖上的一座小岛,租赁期50年,当初花了50万元,现在这座小岛的估值已达数千万元。

  “我挺喜欢钱的。”吴晓波说。

  如今吴晓波是中国稿酬最高的作家之一,在杭州市中心的西湖办公,号称“一个亿也买不动”的独立经济作家。

  为什么我要讲吴晓波的故事,他具有典型性。

  在有限的时间(20年),把有限的精力和财富,持续而反复地投入到某一领域(房地产),长期坚持(20年),最终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实现财务自由。

  这是经济学中典型的复利思维。


  财富复利


  在财富积累领域理解复利思维,最好的例子是巴菲特,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曾经是世界首富,即使是现在,依然是全球富豪榜前十位的人物。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

  也就是说,50岁之前,他也许就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50之后,进入财富爆炸期。

  关于财富积累,巴菲特在其2006年《致股东信》中,举了一个例子,从1900年1月1日到1999年12月31日,道琼斯指数从65.73点涨到了11497.12点,足足增长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观?

  那它的年复合增长是多少?

  答案是并不让人钦佩,才仅仅只是5.3%。

  这个增长率意味着,你有一万块钱,每年才新增530块钱,不用巴菲特,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这个增长,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巴菲特,因为只有他能持续数十年地坚持。

  这里有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认为复利的核心在于回报率,但其实复利真正的核心在于时间,即使年5%的回报率,100年后,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问题是:有多少人,能持续做到100年每年5%的回报率。

  ——不是能力上能否做到,而是没有这个耐心。

  要么觉得回报率太低,不屑去做;

  要么觉得回报率太低,摁不住蠢蠢欲动的疯狂举动。

  这就是富人和穷人最根本的区别。

  大多数人总想着一夜暴富,用最短的时间追求最快速的财富积累,追求过高的回报率。

  高回报率意味着高风险率,被骗、亏空、债台高垒,压死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真正的智者追求财富稳步增长,平衡好回报率和时间,“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价值投资理论”等等,说的就是这样。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

  90年代的股票,10年的房地产,17年的比特币和消费升级,这个时代不缺机遇,只要你用心,有耐心,未必会成为首富,但实现普通人的资产增值保值还是不难的。

  一夜暴富总是很难的,但慢慢挣钱相对容易很多。

  只可惜,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都喜欢做难的事情,而不做容易做的事情。

  希望你不要这样。


  人脉复利


  人脉也是一个复利模型。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职场上有一个说法,叫做“情感银行”。

  今天,你损害了一个朋友的利益,即是从“情感银行”中取了钱;

  今天,你和朋友合作共赢,即是往“情感银行”中存了钱。

  “情感银行”其实就是你的人脉资源,一个人“情感银行”中的存储越多,意味着人脉资源越丰富。

  但人脉复利讲的是,你是每天在往“情感银行”中存钱,还是每天在从“情感银行”中取钱。

  简单来说,一个天天需要麻烦同事的人,和一个天天能给同事带来帮助的人,在公司同事群中留下的形象一定是不一样的。

  人际关系大师斯蒂芬·杰姆提出“微笑原则”,每天早上上班,对每一个同事微笑,一年后,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你的微笑所传递之人,又会把对你的好印象扩散出去,并在行为上反馈给你,例如,在与你共事时更加积极,对你的工作更加包容,等等。

  这些反馈会促使你更喜欢微笑待人。

  人脉复利的最终回报是,你将会在人群中拥有自己的形象,以至于每当有人提起你,立刻会有人附和说:“他可真不错啊!”


  复利思维背后的复利品质


  很多人非常看重回报率,甚至要求今天努力了,明天就要求看到回报,在财富投资方面,别说年回报率5%,10%都未必接受得了。

  于是为了追求高回报率,借钱,贷款,挪用治病基金,但高回报率同时意味着高风险率,一朝亏空,满盘皆输。

  真正的智者,追求稳健增长,更看重长期性的时间,而不是短时间的回报率。

  所以,那些能真正利用复利思维规划自己人生的人,都有着简单但常人却难以做到的品质:

  (1)坚持

  很多事情,都是坚持到后面有了临界点,才会爆发出效果,胡炜炜做了10年的汽车记者,才创办了摩拜;

  papi酱在网上发布了几千条视频,才开始火起来。

  复利思维作为人生的第一策略,要求你具有的第一品质就是:耐心,坚持。

  只要方向是对的,不要焦虑和不安,多给自己一些时间。

  (2)不要透支

  熬夜加班挣钱,牺牲健康去获取财富,无论什么样的理由,都是不可取的。

  背叛自己的朋友获得利益,同样不明智,透支自己的人脉,你失去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朋友。

  复利思维作为人生策略的另一个要求是:不要透支,无论健康、人脉、财富、智力,都不要去透支。

  你需要有大局观,能沉得住气,对自己能把控,每天透支一点点,十年后,你就废了。

  (3)目标感

  犹如吴晓波一般坚定而强烈的目标感,一年一本书,一年买一套房,大家都唱衰房地产的时候,他坚持随着经济的发展,靠近市中心城市的土地,会越来越值钱。

  目标感,决定你能否在一个方向持续走下去,做任何决策时都务必要知道,变更方向是有成本的,尤其是当你已经在一个方向努力很长时间,此时变换方向,成本非常大。

  仿佛掘进的人,已经掘进了100米,没看到水,要换个地方重新来,这就意味着他之前的努力白做了。

  很多人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瞎选,4年之后找工作和专业毫无关系,是不是同样意味着荒废了好几年时间呢?

  所以,目标感愈强烈,复利思维对你人生的影响会越大。

  (4)别盲目相信勤奋的力量

  很多时候,人生需要的不是勤奋,恰恰相反,是需要你拒绝勤奋,拒绝挑灯夜读和凿壁偷光,拒绝透支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力,给自己的生活留下自由的,甚至懒散的空间,只有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乐趣的增加,才会增加人们对于生活的希望。

  你始终要记得,复利的人生,更看重有生活质量的人生,因为只有这样的人生,才能走得长远。当你付出时,回报率不是最重要的,想一想你要怎么做能坚持一辈子,才是最重要的。

复利

很赞哦! ()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