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经济新经济

马云王健林马化腾投资东北,东北振兴在望?

2019-07-21来源:作者:经济常识笔记栏目:新经济

简介马云王健林马化腾投资东北,东北振兴在望?马云、王健林、马化腾这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在中央的号召下,带着诚意,带着资金,带着规划来到东北,进行投资。

提起东北,很多人会想起当年一个著名的黑帮大佬--乔四爷。

乔四爷原名宋永佳,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叫他乔四爷的原因是他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大桥的附近,在家里又排行老四,所以就叫他“乔四”,后来做了黑社会的大佬之后没人敢叫他乔四,于是就改成他为乔四爷,这个名字就这样跟了他一生,直到他被枪毙。

乔四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泥瓦匠,在当时的那个时期,在哈尔滨来钱最快的就是拆迁,这拆迁的活虽然利润丰厚,可决不是个好干的活。

当时因为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被房地产开发商给买下来,但赔偿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妥善安排,所以拆迁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这时乔四把住户招到一起,一菜刀把自己的小指给剁了下来。当众说:“谁要能照着做一遍,就可以不搬。”结果没人应声,拆迁任务很快圆满完成。

此事过后,乔四渐渐出名,很快就得到了很多拆迁工程合同,从一个普通的泥瓦匠一跃成为了建筑工程公司老总。

因为事情干的利索,乔四就此红了起来,结交了不少本地大员,从此有了可靠的政治保护伞,并养了一批打手专门替他收保护费,为非作歹。

据传当时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必须经他的手。在他控制的地方,谁作对,不是死就是残废。有人在饭店里看了乔四一眼,怀孕的老婆就被当场打成流产。有人生意上与之作对,夜里整栋楼给人泼汽油点火烧死。对于很多人,“乔四集团”这个词是个恶梦,直到现在,仍然让人谈之色变。

坊间盛传,乔四在哈尔滨的坐驾是一辆黑色奔驰,车号是黑A88888。

他的车没有交警敢拦,所有哈尔滨的车见了都要让路,比警车开道还管用。只要他看上了大街上哪个女人,就如同香港电影黑社会一般,车停到你身边,然后窜出两个人给你架到车里,开起来就走,被他糟蹋的良家妇女可以说不计其数。

当时乔四在哈尔滨可谓风光无限,在哈尔滨附近,只要谁说和乔四爷有关系,那马上成老大。可以说在黑龙江的范围内,没有人能够管得了乔四。但乔四有些太过嚣张了,所以造成了日后的失败。

某中央领导到黑龙江视察,一路上汽车都让开了,竟然有一辆黑A88888从旁边超车上去,领导大为吃惊,询问此车是何人的?

当地陪同官员想了半天回答说是:乔四爷的。没说乔四而是带个爷字,可见当时这位黑道大哥的江湖地位。

后来经过群众探访,深入调查,避开了地方保护伞,由中央直接派人才打掉了乔四犯罪团伙。

乔四的覆灭也给后来人敲响了警钟:如果官员和黑社会勾结,不仅百姓没有出头之日的,而且外来企业也不会到当地投资,因为投资的越多,死得越快。

想要改变“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陈旧印象,必须从治理官员和打击黑社会入手。

但东北的营商环境是一直以来就是名声狼藉的吗?

投资不过山海关

01 东北以前怎么样

东三省,曾经辉煌得令人炫目。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曾在《沈阳:1949》中这样介绍:“日本和德国败亡之后,东北这个地区就成了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的第四大工业区”。

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两侧工厂烟囱林立,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

1931年,东北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3%。

1943年,东北生产了全中国88%的生铁,93%的钢材,93.3%的电,95%的机械。

20世纪30年代,长春几乎是中国最先进的城市。

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是亚洲第一个全面通管道煤气的城市,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地铁的城市,也是亚洲第一个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

1945年,当日本投降时,曾经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占全中国工业总产值的85%,台湾占10%,中国的其余地方(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重庆等)全部加起来却只占5%。

据统计数据表明,当年东北工业规模超过日本本土,雄踞亚洲第一。

怪不得人们说得东北者得天下。

毛主席曾说:“要想得天下,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争夺东北”,“如果关内拿不下来,先定都长春”。

02 为什么后来东北衰落了?

建国初期,中国和苏联正处于蜜月期,和苏联接壤的东北自然得到了不少援助,有了很好的发展,因而有了“共和国长子”的美称:

1953年到1957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援助了156个项目。

在这156个援助项目中,东北占了47个,占到30%。

其中辽宁占24个,包括鞍山钢铁公司,大连造船厂,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等。

吉林占11个,包括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现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等。

黑龙江占22个,包括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齐齐哈尔钢(北满特钢)等。

同时,东三省还对这47个项目配套了不少项目,可以说,在建国初期,中国和苏联哥两好的时候,东北确实是全国重工业头把交椅。

可随着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中苏发生的一系列外交、军事上的对立,同时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发动攻势。

国家决定将重要军工企业从沿边、沿海向西南,西北转移,也就是进行三线建设。

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三线建设中,东北功不可没,据学者统计,东北共计约向三线内迁企事业单位200个、人员100万、援建项目300个、调出设备3万台。

在那个大部分百姓还处于温饱边缘的时代,东北三省在援建力度上,确实“竭尽全力、不计成本”。

援建三线建设中,东北削弱了。

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可能有风险,而东北是重工业的基地和堡垒,不能出现闪失,所以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东北只有大连位列其中。在此期间,国家的政策更多的向沿海地区倾斜,而不是东北。

同时东北的开放远远晚于南方,差距逐渐形成。

珠三角有毗领港澳的优势,长三角既沿江又沿海,在改革开放期间优势最明显,迅速成为航运中心,京津冀人口集中,是政治中心,跟他们比,东北的纬度过高,冬季漫长,黑吉两省显得偏远,开放后区位优势不及前者。

改革开放后,面对南方与国外的产品,东北企业生产的产品显得力不从心。不仅质量不如人,成本比别人高,包装也不吸引人。

在物质逐渐丰富的时代,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品质。走进那时的东北工厂,会发现许多设备是如此的陈旧,一些关键技术比国外落后30年,同时因为东北需要将每年大量的利润上交国家,用于支援其他地方的经济建设,自己用于发展和更新设备的资金很少,于是东北反倒落后了。

1991年,国企间三角债问题爆发。

国企间,常常因为各种原因相互拖欠货款。1991年,整个国企间“三角债”债务,更是达到全国银行信贷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国企重地,东三省的问题最为严重。

同年朱镕基总理赴"三角债"最深的东三省,亲自坐阵督战,26天间,共清理欠款125亿元。但国企本身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将国企的问题再度引爆。

1998年,国家进行了更为深化的改革,国企“下岗”开始了。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1998年开始的7年间,国企裁员累计近3000万,大量国企人丢掉铁饭碗。

而东北的铁饭碗,多是生产线上高度精细化的“螺丝钉”。

他们出去也很难找到类似的工作。

下岗对他们来说,是从头再来。

东北衰落,从国企三角债开始,在人员“下岗”中加速。

其实,东北衰退的核心原因是人口因素。

东北的20-39岁常住人口占全国比例在1982年就开始下降,从1981年的10.1%下降到2010年的8.1%、2015年的7.6%。东北一方面没有如江西、广西那样能多生育人口,另一方面也没有如长三角那样能吸引人口。

东北的20-39岁户籍人口占全国比例不断下降,是因为长期的低生育率。要保持人口的世代更替,发达国家需要生育率(妇女人均生孩子数)达到2.1,而中国目前则需要生育率接近2.3。东北的生育率在1960年代后期就开始下降,1970年下降幅度也大于全国,在1980年就低于更替水平2.3了,比全国早11年。

多年来,东北人民已经习惯了一胎化政策,少生的观念根深蒂固。东北年轻人如果想多生,很多人面临的最大阻力不是计生委,而是双方父母。

很多老人宁愿跳广场舞,也不愿意带孙辈。

新生人口减少,就会导致消费能力不足。

因为长期呆在计划程度较高的体制内,东三省的“官本位”的思想比其他地方重。

“走后门”事件层出不穷、等级观念强化、热衷攀比等现象。有些工人下岗后宁愿失业在家也不愿意去做清洁工之类的工作,他们觉得昔日的身份是“国家工人”,怎么能做不体面的事,为私人打工?没有单位,或者没有个好单位是会被瞧不起的。

这些观念同样体现在部分政府官员那里,于是就会出现滥用权力、违规执法的问题,比如找各种理由对私企罚款,投资环境不佳让不少民营企业望而却步。

人口减少,消费能力不足,官本位思想严重,体制僵化,黑恶势力严重,于是就有了坊间盛传的“投资不过山海关。

曾经去东北投资的企业描述,先进去后被官员剥层皮,然后再被黑恶势力骚扰的无法正常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坊间传闻企业进东北是关门打狗也是情有可原。

更恶劣的是,党中央从2003年起连续十年每年巨额资金投入东北,东北不仅GDP没有大幅增长,反而排名越来越靠后,究其原因,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恶劣的营商环境,不仅导致中央的投资落入了腐败官员和黑恶势力的腰包,而且民营企业不敢去东北投资。

反而有了钱的东北人,去海南大量买房,推高了海南的房价。

没了民营企业的投资,就业机会减少,大量的东北年轻人只能离乡背井,去别处求生存。

留在东北的,都是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出去闯荡的中老年人,因为经济不景气,养老金缺口逐年扩大。

整个东北经济陷入一种“企业不敢来—就业机会减少—年轻人跑出去—人口减少—消费能力减弱---企业更不来”的怪圈。

东北经济越来越滑向深渊。

03 为什么现在东北一下子有前景了?

首先赢商环境大大改善,官员不再敢吃拿卡要,黑社会势力大量减少。

但这一切,从十八大以来开始发生了根本逆转。

十八大以来,随着中纪委在全国打虎拍蝇,一大批贪污腐败、和黑社会勾结的东北官员纷纷落马,从省委书记到基层干部,被打掉的官员如过江之鲫。

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一下子没了,再通过全国持续的扫黑除恶,东三省的营商环境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好。

2018年9月,总书记更是亲自到东北,召开东北振兴座谈会。

他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角度去把握,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撸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

马云王健林马化腾投资东北

04 东北振兴意义非凡

对国内来讲: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最终目标就是共同富裕,曾经为了国家做出贡献,牺牲自己的东北落后了,我们其他发展起来的地区就要帮东北一把,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其次,想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具有活力的优质民营企业拉步履维艰的国有企业一把。

民营企业机制灵活,产品有竞争力,通过传帮带,要逐步改变东北国有企业体制僵化,产品落后的境地。

更重要的是,想要最终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要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让国家牢牢控制经济命脉和社会民生,能够抵御外来风险,调节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更好地执行贯彻党中央的决策。

于是,马云、王健林、马化腾这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在中央的号召下,带着诚意,带着资金,带着规划来到东北,进行投资。

更重要的是,从投资的角度讲,东北目前处于资产价格谷底,现在来投资,可以通过花少量的钱,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

既响应了中央的号召,又通过低价获得了优质资源,有效的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这样的投资,真是一举两得。

通过优质民营企业巨头的传帮带,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通过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大力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生产出更多市场需要的产品,产品到达用户手中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需求反馈回来,国有企业会更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提升产品竞争力。

通过民营巨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其他中小企业也会纷至沓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到东北。

东北的市场有了活力,更多的就业人员会回到东北,特别是早年从东北出去的本地人。

东北有了人气,更进一步提升消费能力,让企业能够赚到钱,更多的企业会走进东北,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国际上来看。

东北的未来不可限量,同样是因为历史的进程。

随着特朗普上台,美国战略上从亚太地区收缩,中国成为亚太地区领导国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想要掌握主动权,必须先练好内功,然后带动周边国家一起发展。

中国不仅需要通过出口国内产品,进一步推动国内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大力提升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通过不断进口周边国家产品,成为周边国家形成经济上的重要依赖,形成命运共同体。

当下,和中国接壤的朝鲜无疑具有最强烈的需求。

近年来朝鲜已经将战略从武器研发,转移到了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和提升民众生活水平,亟需大量的国外投资、进口大量国外产品和出口本国资源。

历史就这样让两国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而和朝鲜紧一江之隔的东北,无疑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更重要的是,朝鲜和中国同为同社会主义国家大家庭成员,社会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就是共产主义,也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只能通过先发展的国家带动后发展的国家一起前进。

目前,中国就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路人,带动朝鲜向前发展。

如果朝鲜发展好了,亚洲其他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会看到,只要中国想帮谁,那谁就能发展好,大家就会更紧密的团结在中国身边。

再让我们看一则新闻:

2019年7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辽宁省调研,考察有关企业,出席辽宁省对外工作座谈会,并作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对外工作的报告。

在会议上,杨洁篪强调,充分发挥辽宁沿海沿江、沿边沿线等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重点打造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和枢纽站,更好地服务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服务于促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随着G20大阪峰会后,特朗普历史性的跨过板门店军事分界线,和金正恩一起走上朝鲜领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跨上朝鲜土地的总统,也意味着东北亚迎来了新的历史格局。

一个稳定的东北亚格局,符合中国、美国和朝鲜三方利益。

首先,在特朗普面临2020年大选的大背景下,被民主党和共和党建制派对立的特朗普,以重振美国经济为口号,代表美国能源界和传统工业界选民的特朗普,若能向朝鲜出口大量的工业产品和能源,就能获得更多的国内选民支持,进而来赢得2020年大选连任总统。

而朝鲜经济建设,本身就需要进口大量的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业产品。

但如果朝鲜直接和特朗普谈,鉴于双方之前的历史和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还没有建立信任,谈成的可能性不大。

这时,需要中国出面做担保,协调双方促成,同时自己加入建设朝鲜,发展东北的历史进程中来。

在中国的背书和支持下,朝鲜将迎来战略发展期。

而东北地区是向朝鲜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合作的中心枢纽。

嗅觉敏感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们,在对国家大势做出判断后,于是迅速行动起来,坚定的投资东北,一起承担起历史的重任。

振兴东北,未来可期,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两学一做时间: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201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这是28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文章来源:大民工)

马云   王健林   马化腾

很赞哦! ()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