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经济新经济

取消公积金?14.6万亿天量巨款何去何从

2020-05-02来源:财兔新金融作者:财兔新金融栏目:新经济

简介取消公积金的话题最近频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上,且呼声一浪接过一浪的愈加激烈。普罗大众最直观的接触是公积金类似于强制储蓄,被看成工薪一族的福利。最馋的、最贪图的是商贷4.

取消公积金的话题最近频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上,且呼声一浪接过一浪的愈加激烈。

普罗大众最直观的接触是公积金类似于强制储蓄,被看成工薪一族的福利。最馋的、最贪图的是商贷4.9%,公积金3.25%的利率优惠。

但真相往往并不止是我们直观感受的那么片面。了解背后的来龙去脉,才能知道什么才是真的好。

公积金前世今生

今年2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发文说主张取消住房公积金,企业最多实现减负12%,掀起了社会上“取消公积金”的热议。

熟悉财兔君的粉丝都知道,我写文章一向不喜欢一上来就用道德和情感的大帽子给事情定性,这样很影响我们追寻事物本质。

先要了解整个体系如何运转的,来龙去脉如何,哪些是对短期好,长期不好,哪些是对长期好,短期不好,这样我们才能在个体与整体的博弈、长期与短期的博弈中寻找到平衡点、最优解。

方法论说完,再说具体的公积金前世今生。

1990年,在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主导下,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上海试点成功。当时的上海计委研究所副所长戴晓波兼任住房研究小组组长。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国有企业“利改税”红利消失,没有钱给职工盖房子,政府又不堪承受福利分房的建安成本而有意推动住房商品化,

可当时房屋租金太低,老百姓不愿意买房。而且当时的老百姓即没有存款积累,也没有银行信用体系,老百姓也买不起商品房。

所以戴晓波回忆说,当时老百姓怨声很大——“朱镕基把钱都投到工业中去了,不考虑老百姓住房了”。

说白了就是房改缺钱,怎么搞钱,从哪里还能再扣出钱是问题关键。

海内外考察一波回来,新加坡公积金模式就被搬来了,总结为“推行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买债券,买房给优惠,建立房委会”。

但是,核心措施就是个人交工资的5%,企业也补贴5%,筹钱建房子,改善居住条件。三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公积金的资金来源依旧没有变,除了比例上有所调整。

取消公积金是否可行

公积金的争议

但是公积金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

做的小,没人在乎。做大了,肉太肥,自然就树大招风。1999年之前,财政部、央行等都曾试图成为其主管部门,但都被上海方面顶了回去。

财政部认为公积金是国家财政资金,上海则坚持公积金是职工的工资收入,工资发放后就是个人的,绝不是财政资金。

央行则认为公积金中心放贷收息,算是银行,应受其管理。戴晓波则反驳道,公积金不是住宅银行,只是类似于工会基金的“会”,不具备储蓄、贷款、结算、汇兑这银行四大功能的任何一种。

这解释,说是江浙一带的“会”更贴切,一种可以计息的民间互助资金池。老话叫——起会。

1999年4月,公积金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三方妥协共管:住房建设部获得公积金代管权;财政部获得公积金增值收益支配权;央行则监管公积金的存贷利差和金融活动。

显然,公积金说是职工个人的钱。但是这钱怎么用,何时用,给谁用,在部门利益博弈之后,变成国家机构一言九鼎的地方。

自己账户里的钱,想取出来不容易。甚至还要孵化出一条代取公积金的灰产业链,后改名叫垫资购房服务,收费从早先的3-4个点,一路上涨到现在最高10个点。

公积金管理中心是挂靠在政府部门的、预算外的事业单位,且多头管理。可人员要靠公积金的利差来养活,是公务员退下来混个职、谋个差的好去处。

实际操作中,许多地方政府把公积金结余作为财政小金库,进行侵占、挪用、贪污等。

比如2005年湖南郴州公积金中心原主任李树彪贪污、挪用公款上亿元。2013年2月,西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主任薛华锋等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巨额贿赂。

甚至出现各地把闲置的房公积金投资到保障房建设,违反《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公权侵犯私权”。

另外,铁道、石化、煤炭、航空、电力等行业甚至有自己的公积金中心,不受“属地化管理”约束。如北京市就有中央直属企业和中直机关的“国管”和北京当地的“市管”两套系统,管理体系、提取规则各说各话。

根据2019年5月31日住建部、财政部、央行联合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8年年度报告》,截至2018年末,缴纳公积金的人数仅为1.4亿,只占我国人口的1/10。而这1/10的人口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总额为14.6万亿元,提取总额8.8万亿元,缴存余额多达5.8万亿元。

14.6万亿元,绝对是个天量规模的资金池,余额多达5.8万亿元,近四成趴在账上没啥卵用。

私人企业被被强制替员工缴纳公积金,说是免税,实则对自己益处不大。但是每一个老板在计算招聘人工成本时,实际上,社保公积金支出都是要算到员工个人头上的。

一切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注好了价格。

农民工、异地打工者流动性高,工作不稳定的,离职后一般无意愿和能力再去找原单位去提取手续繁琐的公积金,纯粹是为国家财政做贡献。

可最受益的是哪些人呢?政府、银行和国有垄断企业。

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可以享有公积金低息存款的特权,以5%存贷差计算,缴存余额5.8万亿元就是2900亿的获利,这还不算商业银行每年向公积金中心收取的归集手续费和贷款手续费。

除非买房、装修、合同租房或离退休,公积金里的钱是长年无法取出来的,只能获得年利率1.21%的利息,远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更抵抗不了通货膨胀。

就这利息,还会被政府以《条例》规定,公积金增值收益可以以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的名目,上缴给财政使用。

2006年,审计署发现沈阳铁路局集中管理的住房公积金存在与生产运营资金混存混用的问题,促动该局32.62亿元住房公积金限时实行专户存储。

公积金制度最令人眼馋的、最令我们普通老百姓贪图的就是3.25%的贷款利息了。

相比商贷4.9%,贷款100万,20年利息差额就能达到34万元,34万在财兔君老家又半拉房出来了。

公积金3.25%的贷款低利息是来自于它几近零成本的、且不用营销揽储就能从职工那里获得的稳定现金流。

可根据《公积金报告》,2018年,支持贷款职工购建住房面积2.87亿平方米,占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19.42%。2018年末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市场占有率16.19%,远低于商业贷款占有率。

住房公积金贷款不足两成,除了提取规则繁琐,周期长,手续条件苛刻,一度让很多的地产商开盘拒绝公积金贷款外,公积金贷款买房只是少部分人的特权。

石油、金融、电信、政府企事业单位屡屡爆出为职工缴纳高额公积金,变相提高福利水平的新闻,妥妥的隐形福利输送链条。

人家都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卖房、再买房卖房,转了好几圈了,你停留在明年要去哪个大城市打工的阶段呢!妥妥的“劫贫济富”。

新加坡兼具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功能的公积金制度能持续,是因为新加坡大部分的土地是属于国有,80%的新加坡人都是居住在国家建设的公屋,真正要购买私人商业住宅的需求很小,公积金的使用需求很小,房价也相对平稳。

我国的人实在太多,能住上政府保障型住房的比例太少,况且房产还和学区挂钩,更复杂。

说白了,公积金的存与废,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你有一笔钱,你是想稀里糊涂、不明不白的放那任别人用呢,还是要一切都摆在桌面上,算的清清楚楚呢?

公积金

很赞哦! ()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