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区块链 > 区块链项目区块链项目

Libra、比特币,主权与时空的距离

2019-07-17来源:作者:浅月梨花栏目:区块链项目

简介比特币历经十年人间洗礼,区块链概念及其附着的朋克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facebook把自己的数字货币命名为Libra,中文的翻译即是“天秤座”,Libra的设计是最接近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里描述的愿景的。

一、Libra的使命

在星座文化中,天秤座代表了公平与正义。不合理的事情会遭到他们强烈地反对。如果认为必要,他们将采取应对措施,以求达到某种平衡。

facebook把自己的数字货币命名为Libra,中文的翻译即是“天秤座”,似乎以此暗示自己对区块链精神的理解和维护。

“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我们认为,应该让更多人享有获得金融服务和廉价资本的权利......我们认为,每个人都享有控制自己合法劳动成果的固有权利。”Libra对自己的描述,给人以重温比特币白皮书的感觉。他们诚恳地表明自己的设计直达中本聪的初心,他们期待得到人们的信任与支持。

比特币历经十年人间洗礼,区块链概念及其附着的朋克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渴望自由便捷的价值转移,期待安全且保护隐私的金融服务等的意识,在虚拟世界的社区一路觉醒。对大多数数字货币的拥护者们来说,Libra的愿景值得期待。哪怕过程稍显艰辛,他们都可能同心协力,帮助其达成这一雄心壮志。

注意力被炫美的蓝图成功转移,人们似乎对facebook隐私泄露的危机失去了兴趣。诸如信息误导煽动的政治阴谋等等,一系列将令Facebook陷入困境的问题,被Libra引发的热议覆盖。相关Libra解读的文章和言论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时间。人们更愿意相信,在可预期的短时间内,Libra最大的贡献就是使得加密领域再次进入主流世界的视野。这是他们乐见其成的效果。

无论如何,面对Libra的出现,我们必须认真且审慎地对待。

由中心化的Facebook发行的Libra,是否有为其重新建立信任基础,以弥补此前因安全漏洞引发的危机的考量,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在Facebook看来,利用数字货币即将引领的世界变革,为自己因一系列危机而放缓的收入寻求新的增长途径,是个正确的选择。何况当自己引领巨量的用户,立于世界之巅,与主权信用的藩篱较量之时,收获的名誉与荣光,足以令自身价值成倍地增涨。一切危机将不击而碎,事情可能变的如此简单。

Libra与比特币

二、超主权的稳定币

Libra是一个稳定币项目,与此前出现的USDT、TUSD、PAX等相比,其以背后的Facebook巨大的影响力而被广泛关注。

Libra锚定了一揽子的主权货币。诸如美元、欧元、英镑等等,几乎每个主权货币都在其对标的范围。“无国界”的世界货币,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但这显然有着极大的困难。不说各国货币情况千差万别,单就其对各国货币主权形成的挑战,就难以得到大多数国家监管部门的释怀。因此,优先锚定美元或成为Libra一个大概率的选择方向。美元使用范围最广,且由于其发行国实力上的强势,使得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基于其强大的信用基础,作为硬通货,成为世界最大的避险货币。作为稳定币的Libra,为使价格保持最小范围的低波动,锚定美元,是其最优的选择。价格稳定,也是Libra成为线上支付货币的必备条件。

基于Libra白皮书的描述,一种观点认为,该项目一系列机制的设计,保证了币价与现实世界经济的挂钩,且不会受某一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看到,Libra的设计是最接近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里描述的愿景的。

比起一系列试图弥补比特币在技术和机制上不完善的替代币,Libra给自己的定位诚恳而低调。务实的技术路线,恰当的TPS设定,简化的使用门槛,无不让人相信技术上的实现毫无问题。只是超越主权的冒险行动,注定其未来的旅程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三、超时空的价值存在

Libra尚未面世,便引来各方侧目。与其相较,比特币则显得多了些孤独与寂寥。或许主流世界的眼中,没有中心的比特币够不成对自己利益的侵蚀,也或者比特币根本无法担当起线上支付现金的角色。

“本文提出了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它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一方,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的金融机构。”

比特币白皮书开宗名义地赋予了其在线支付的功能和属性,让我们了解到中本聪最初的构想。这个数字货币将成为一种能够绕开第三方金融机构,实现点对点交易的电子现金系统。这一系统可以真正实现人们在线交易的安全,以及隐私不被泄露。

实现在线支付,基本条件便是要求数字货币本身价格稳定。显而易见,如今的比特币并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价格。即便我们期望一个比较窄的价格区间,而现实价格地大幅波动却是它的常态。

无论线上或者线下,使用比特币交易物品的例子并不多见。人们更愿意让它躺在钱包里,以期实现自己财富自由的梦想。

数字货币的王者――比特币,却并没有实现中本聪最初的设想。相反,社区共识带动了人们的情绪。完全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机构或组织干预成为奢望。由投资标的到数字资产,由价值存储到“财富仓库”的新功能和属性的定位,比特币被投资者一步步推上了“数字黄金”的圣坛。随更多高认知的投资者对其新定位的认同加深,比特币摆脱最初设计的桎梏,成为超越时空的价值存在,可能并非只是一个幻想。

超主权货币

四、一场错过的对话

比特币价格的大幅震荡来自于它的货币政策。固定时间段发生的产量减半,决定了其在可预期的时间里会停止发行,而它的总量将维持在2100万枚略低的水平。通缩型的政策使得比特币难于进入流通领域,人们更愿意持币待涨。随持有人数增加,它的价格无法确保在某个稳定的区间,这意味着用户必须承担巨大的波动风险。

“我认为比特币的货币政策会最终导致其失败。”B_money的提出者戴维曾经在邮件中这样写道,他觉得比特币有瑕疵的货币政策会限制其的发展规模。

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发表前曾经邮件征询过戴维的意见,可惜戴维并没有能够回复。戴维后来为此感到后悔,他认为比特币的发行机制有些问题,假如当初自己认真考虑过中本聪的询问,他有可能成功地说服其不要用“固定货币发行量”这个想法。

五、B_money的思路

尽管没能收到戴维的回复,比特币白皮书的第一条参考文献还是列出了相关B_money的提案,由此可见中本聪在发明比特币的过程中,B_money对其思路的影响。

大部分设计上,B_money与比特币非常的相似。在相传的区块链故事中,有一个说法,维基百科在创建比特币词条时,中本聪建议的解释是,比特币是在B_money的基础上发明的。无论故事是否属实,“比特币是B_money构想的具体实现。”这一说法,得到比特币社区相当部分人的肯定。

不过,戴维本人认为,中本聪可能并不是受到B_money的启发而发明的比特币,“我相信比特币的发明者是独立想出的这个点子。”

戴维可能认识到B_money与比特币货币政策的巨大差异。在他的设计构想中,B_money的目标是成为稳定币。因此它的货币政策是,价格与一篮货物相挂钩。假定1个B_money价值一篮货物,则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的某个阶段,1个B_money都能购买相同的一篮货物。换言之,无论这一篮货物市价如何变动,他总能被1个B_money买到。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设想。一篮货物的市场价格随时在变,相应的B_money的价格并非一成不变,只是相对于比特币的大起大落,至少B_money的价格能够稳定在自由市场价格变化的合理范围之内。

至此我们发现,B_money相对于比特币,更能够实现中本聪构想的线上支付的功能和属性。只不过B_money其它设计上的一些缺陷,以及当时各项技术理论尚未完全成熟的局限,使其并没有得到普及。“我没有再继续研究这些问题,因为我当时写完B_money的提案之后,我对加密学无政府主义已经感到有些幻灭了。”戴维后来这样解释。对现实的迷茫,也许是戴维此后未能改进B_money设计的关键。

六、意外成就的财富仓库

相对于B_money,比特币的设计更能显示出天才的匠心。大概正因为其近乎完美的去中心化特点,赢得了向往公平、自由的人们地追捧。新的造富神话因此诞生,区块链思想及其技术,随草根逆袭的故事传播。使这一新兴技术迅速扎根于社会各阶层,短期内获得的民众基础又反哺于比特币价值共识的形成。逐渐地把比特币的投资功能和属性强化,共同推进了比特币向着财富仓库的功能迈进。

客观来说,比特币成为炒作的数字资产是个意外。这一切,源自其货币政策设计中的瑕疵,从而导致比特币价格波动幅度过大,失去了成为线上支付电子现金的条件。

比特币

七、博弈的开始

从理论上看,比特币价格波动将逐渐趋于平缓。未来的某个时间,其价格可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假如闪电网络技术得以跟进,比特币有可能重新回归其线上支付的功能和属性。但梨花认为,这样的回归毫无意义。

且不说是否会有竞争币捷足先登。只是Libra的出现,就迎来各方颇为热切的关注,已经显示出主流世界对数字货币领域的觊觎之心。巨大的利益空间,以及中心化世界出于自身的安危,对可能存在的挑战的一种应激保护,会成为比特币回归的主要障碍。

Libra可能失败,但由此引发的浪潮将势不可挡。传统领域的商业组织巨大的体量,令人仰望的影响力,可以使得他们在与监管部门的博弈中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难以想象,区块链领域的初创企业,在面对国家层面监管的重压下,会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其实九四的例子,已经证明了一切。

一些观点可能会认为,比特币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不惧打压,也无法打压,九四事件并没有消灭比特币。那是因为如今的比特币,只是一个用于炒作投资的数字资产。数字货币市场和传统的诸如艺术品、收藏品市场性质相同,不具备挑战主权货币的条件。况且九四打压的是虚拟货币与法币之间的交易,其实质是防止资金的跨境转移。

假如比特币价格相对稳定,开始时就实现了电子现金的构想。一旦使用人数增多,就足以对各国的主权货币形成挑战。不只国内,世界范围(不包括一些受制裁或货币价格波动大的国家和地区)的打压,在所难免。以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将没有一个主体来应对这样的局面。即便监管部门无法破坏比特币网络,但线上支付可能被长期禁止,甚至与法币兑换的通道变的不够顺畅。又因其稳定的价格,无法成为投资炒作的资产,弃用会成为人们的首选。因得不到更多人的关注,比特币最终的结局,将不可避免的走向消亡。

所以,未来的线上支付领域,实质仍然是商业巨头们之间,巨头与监管之间的博弈。取得最终的平衡,这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历史又一次轮回。

八、猜测

历史的进展,往往于出人意料中变的明晰。比特币以其传奇的经历,明示了去中心化设计应发生的奇迹。

梨花有时候在想,比特币的货币政策是否中本聪有意而为的呢?换言之,他是否有意设计了带有瑕疵的比特币,在引导历史自觉地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作为比特币的发明者,他理应明白,人们隐私得到保护的同时,引发犯罪的交易亦能得到庇护。当监管的行为迫使普通人放弃线上支付时,比特币可能成为罪犯的专用货币,这会引发一系列可怕的后果。完全去中心化的机制对犯罪的行为无力制止,这将违背他本人发明比特币的初衷。

中本聪可能选择了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带有瑕疵的设计使得比特币能够获得成功,同时又不触及主权货币的底线。他主要的目的可能想通过比特币展示其底层技术的可行性,这将得到更大范围的关注。利益会促使传统商业组织加入其中,并引发中心化企业的浮想联翩,进而组织发行真正的在线支付货币。除去可惠及更多的人群,企业亦能采取足够的措施防范犯罪的发生。而在监管方面,中心化实体以其影响力,可调动全部的资源全力应付。博弈中,一套成熟完善的隐私保护机制可能最终形成。

这或许是比特币被发明出来真正意义所在。

它的发明者可能永远消失,明示了其无意参与纷争的态度。它的底层技术引发技术及思想的变革,为人们隐私保护意识的觉醒,以及相关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促进与启发。它本身完成的可投资的数字资产属性之塑造,为这个时代草根的逆袭,增添了一种选择。

可以想象,当Libra或者其他竞争币成功之时,数字货币表演的舞台将移至主流世界的刀光剑影中。而比特币有可能退出区块链领域的主舞台,成为一种投资资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能会如它的发明人一样,不再理会人类角逐场中的明争暗斗。只是中本聪消失于人间,而比特币将存在于数字资产投资市场,成为区块链主义信仰者们永远的精神寄托和财富仓库。

Libra   比特币

很赞哦! ()

    股票